|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理论实践 >> 先进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党的先进性建设初探          【字体:
党的先进性建设初探
作者:王卫国    文章来源:党建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

一、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性

(一)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 

(三)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四)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二、   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主要的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注意建设的永恒性。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有创新观念。 

四、   劳动保障部门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能发挥的作用 

党的先进性建设初探 

王卫国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总目标,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先进性,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使党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在执政结果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性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性,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执政党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关系的关键因素,就是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党自身建设必须首要抓党的先进性建设。近年来,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体现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既面临着国际形势总体对我有利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挑战。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迫切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时代和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大的发展,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有新的更大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有利于推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利于推动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不仅要看它的历史,更要看它的现在和未来;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贯穿党的生命的全过程。党的先进性寓于时代性之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内涵,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坚强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解决党如何执政问题的关键所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要把先进性要求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要坚持改革创新,主动站在时代前列,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实现理论创新。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思路,用新的观念和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先进性。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先进性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史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本质与实际作用相结合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和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为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就是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从机制和制度上探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途径和办法,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重点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听取意见机制、民主评议机制和整改提高机制,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机制,建立健全整改提高机制。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主要的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上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注意建设的永恒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是突击性的工作,而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其次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整体功能提到重要的地位;还要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最后党建工作还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不断地加以充实和丰富,健全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教育的成果,使党的建设工作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 党建工作的这一指导思想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层意思:一方面,经济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为经济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促进经济工作健康发展。懂得这种辩证关系,才能真正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有创新观念。 

     党的先进性建设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些同志不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新事物的产生不是对旧事物的“抛弃”,而是“扬弃”,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保留、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党建工作方式应该有所创新,内容也应有新的充实。但如果对过去几十年的党建经验一概排斥,全盘否定,就违反了辩证法,割断了历史。其结果,党建不但不能创新,反而误入歧途。因此,唯有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对确实过时的做法和内容加以摒弃,对那些在新形势下仍然有效的东西加以总结提高改进,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注入新的内容,才能把党建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四、   劳动保障部门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能发挥的作用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中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期应全面加强改制企业管理,产权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监管,下岗失业人员服务。 

一是入户走访、进行谈心,体现党的关怀。组织有关人员,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对全县所有企业进行一次用工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如企业现有职工人数,用工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和特困职工生活情况等,剖析问题,研究对策,制定出有针对性符合利津县实际的工作方案。为确保下岗失业职人员再就业,组织开展“入户走访、进行谈心”活动。 

二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体现党的行动。对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技术培训,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根据全县用工情况,召开一次全县企业用工洽谈会,拓宽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的门路. 

三是建立帮困长效机制,体现党的职能。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就业和再就业及其帮扶困难职工问题,劳动部门与建设局,城区管委会联合组织清理公益性岗位临时工,重点安置特困下岗失业人员. 同时把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健全基层组织、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等措施,确保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劳动部门将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在经营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表率,体现先进性,为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利津县劳动就业办公室 

2006年1月12日

文章录入:wwg666666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