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社区党建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筑牢城市稳定的 “第一道防线”           ★★★ 【字体:
筑牢城市稳定的 “第一道防线”
作者:中共河北…    文章来源:社区党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3

    近年来 ,我省着眼于服务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维护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筑牢城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强化大局意识 ,把维护稳定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是各类社会矛盾的汇聚地 ,社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稳定的基础。目前,城市稳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去年,我省—半多的信访量来自城市居民,30%的城市刑事案件发生在流动人口中。同时,河北环绕北京,地理位置特殊,维护稳定任务艰巨。河北稳定,能为首都稳定创造良好周边环境;河北不稳,势必给首都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 ,省委明确提出,河北必须发挥好首都“护城河”作用,把维护稳定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筑牢城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从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入手,大力抓好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城市稳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两年来,全省公开招考招聘2488名社区工作者,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或列入事业编制,工资、福利等由市、区财政统筹。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保持稳定列为考核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区委每季度听取一次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和街道党(工)委抓社区党建工作的专项述职,市委每半年听取—次区委书记抓社区党建工作的专项述职。市委听取汇报时,省委组织部派员参加,从而大大强化了市、县(区)委结合稳定工作抓社区党建的责任感。

二、提高服务水平 ,把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稳定工作最前沿
各级党组织把实现居民群众愿望、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维护居民群众利益 ,作为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维护城市稳定的根本途径,积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服务:

1.便民利民服务。 目前 ,全省200个街道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159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点。一些地方开展了“有事您说话”承诺服务,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建立“10分钟服务圈”,社区工作者和党员的联系电话向居民公布,社区群众有难事,一个电话打来,服务人员10分钟内到场。居民普遍反映,有了这个服务圈,家里有个大事小情也不用发愁了。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 近两年 ,全省街道、社区党组织共为下出失业人员举办缝纫、编织、烹饪、家教、家电维修等培训班2752期,12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已有5万人实现再就业。同时,还在街道、社区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广泛开展“光彩事业爱心活动”,动员驻区非公有制企业对口帮扶特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收到很好效果。

3.社会救助服务。 通过“党员志愿者”、“党员结对帮扶”、“心连心”等载体 ,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许多社区党组织建立了弱势群体家庭台账,进行跟踪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唐山市共建立社区助 老助残服务基地325个,结成“一助一”长期服务对子1.3万对,使3500多名残疾人得到长期无偿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近万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三、繁荣社区文化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是繁荣社区文化 ,陶冶居民情操。 围绕繁荣社区文化 ,我省开展了群众文体活动,多数社区安装了体育健身设施,组建了业余文艺团体,满足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建立社区图书室,开展社区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社区。开展了“文明街道、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创建和评选活动,努力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程度。

二是了解社情民意 ,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街道、社区党组织把居民的情绪作为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 ,广泛开展了“三摸清三到家”活动,即摸清居民生活状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打算,把关心送到家、温暖传到家、困难帮到家,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6月份,某市几名军转干部一时对上级相关政策不理解,酝酿集体上访。社区党组织了解这一情况后,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其中一名军转干部情绪比较激烈,4次将社区工作者拒之门外。社区党组织从他的家属入手,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终于感化了他们一家,使这名军转干部打消了上访念头,从而消除了影响稳定的隐患。

三是开展普法教育 ,提高社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全省实施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 ,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街道、社区党组织以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善青少年管理、服务青少年需求为目标,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坚持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逐步建立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

四、整合社区资源 ,积极构建维护城市稳定的长效机制
1.整合资源,建立治安共建机制。 全省普遍建立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 ,以社区党员为骨干,职责明确、协调联动的治安共建体系。在街道设立治安联防队,社区设联防小组,小区设联防点,逐步形成了“思想工作联做、治安工作联防、安全小区联创”的工作格局。石家庄市经编七小区,前几年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社区党支部通过协调各方关系,组建了治安联防小组,进行了8类68项治理,小区治安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许多居民群众由衷地说,小区有了好环境,我们出门放心了,干事也安心了。

2.综合治理,建立维护稳定的预防机制。 全省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信访、民调组织 ,及时调解民事纠纷,维护居民合法权益。近年来,全省共有18000多件民事纠纷和上访问题在街道、社区得到合理解决。每年全国“两会”期间,街道、社区广泛组织开展“党员责任区”、“一人一岗”等活动,有效控制了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

3.热心帮扶,建立特殊人员帮教机制。 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做好失足青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广泛开展“—助—”或“几帮一”结对帮教活动,帮思想、帮工作、帮生活,使他们思想上有依靠、工作上有出路、生活上有着落,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把帮教“法轮功”练习者作为稳定工作的重点,坚持平时经常抓、重大节日和重大国事活动期间重点抓。近年来,全省基本实现了“法轮功”分子进京滋事、在当地聚众闹事、非法插播广播电视信号三项“零指标”,切实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

文章录入:lflxn    责任编辑:lflx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