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非公党建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字体: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吴忠林 孙 祥 丁孝勤    文章来源:社区党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0

    “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但目前“两新”组织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非常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是党组织缺少应有的政治地位。 “两新”组织内部 ,一切由业主说了算,党组织大多处于服从地位。党组织负责人受“两新”组织雇佣,其人事、经济及工作岗位均依附于“两新”组织,独立工作的条件、创新的动力都不足,开展党内工作须得到业主同意,党组织做出的决议也要交业主拍板。即使是由业主“一肩挑”,他们也已习惯于“老板”身份,党的工作仅是“副业”,党组织负责人身份仅是“政治荣誉”,从事党务工作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都不足,制约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无保障。党组织缺少固定的活动阵地 ,电教设备和活动器材不足。党组织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大多数利用工余时间开展活动,或减少活动次数,或缩短活动时间,甚至不活动。另外,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没有立法保障,物质来源附属于“两新”组织。这些情况,造成党组织活动依赖于“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依赖于行政领导支持,党组织的号召力有所减弱。

    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难以加强。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及“两新”组织管理体制影响 ,党员往往将做好本职工作、获得合理薪酬作为工作的目标。他们认为,在“两新”组织中,党员奉献越多,“老板”获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党组织不能给职工个人带来多少“实惠”。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党员易被经济利益左右,世界观、价值观与共产主义发生偏差,将党的理论看成“空洞的说教”,党组织难以成为党员思想上的“靠山”,党组织的影响力降低。

    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弱势地位 ,对党掌握执政主动权、实现执政目标会产生负面影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 ,依据《公司法》确立党组织的地位
    《公司法》第十七条规定 :公司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活动,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办理。新经济组织淘汰率高、职工流动性强和新社会组织松散性的特点,决定着凭“政治觉悟”是无法保证党组织覆盖面的。要让“两新”组织法人了解,建立党组织不是“作秀”,不是获取政治资本,而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义务。党组织负责人也要督促“老板”增强法制意识,用法律维护党组织正常活动,理直气壮地争取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生存空间。

    依据党内规章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党章》规定 :“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1994年,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党组织及党员要增强依据党内规章办事的意识,利用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保证所有“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都能开展工作,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助执政党优势,走依法办事之路,是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周围群众(包括法人),巩固党组织阵地的新路子。

    依据公司章程加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合法载体。依法建立工会是《工会法》和《公司法》的法定内容 ,是公司章程的重要内容。党组织应主动介入,采用多渠道渗透的途径,加大对组建工会等群众团体的指导力度,通过“工建播种、团建育苗、党建树木”的渐进过程,牢牢掌握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权,扩大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形成在企业文化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提升党组织的形象
    要充分利用我党的理论优势 ,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的理论,使他们对党员的价值有正确的定位,认识到通过党员的积极工作,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还可以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教育党员树立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的观念。端正工作的动机,积极主动做好工作,融洽与“老板”的关系,使“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政治优势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两新”组织职工树立“工作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有为思想,为全体职工努力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用创新理论教育党员形成科学的观念。当前 ,要在“两新”组织党员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在解放思想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党员形成三种观念,调动“两新”组织及其中党组织和党员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一是“忧患兴党”的观念,将党建与市场经济大局联系起来考虑,既推进党建工作,又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二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观念,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是永葆党的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在“两新”组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三是“改革发展”的观念,执政兴国是党发展的第一要务,发展经济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首要任务。

    用先进理论教育党员争做时代楷模。对“两新”组织中的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党员做时代的楷模:在单位做个好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党员的良好形象,能够促进企业形成优秀文化,也能够提升党组织的形象。

三、利用人才资源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党的执政领域
    发挥党员表率作用 ,扩大党的执政影响。引导党员发挥表率作用,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讲团结,以诚待人;带头讲实干,务实求真;带头讲修养,注重形象;带头讲学习,创新进取。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让党组织成为“两新”组织活力的“催化剂”,用党员的业绩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 ,拓展党的执政空间。党组织对群众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党组织要利用这种优势,适应“两新”组织的工作格局,主动应对群众的新要求,努力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凝聚群众,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化为凝聚党员、联系群众的具体行动,诚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将群众的愿望反映在决策上,落实在行动上,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取充足的执政资源。

    发挥党管人才优势 ,拓宽党的执政视野。党组织历来是优秀人才“蓄水池”。党组织要增强人才意识,将人才这条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统一战线是我党的重要法宝,对“两新”组织法人的统战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将法人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提升党组织的人才优势。党组织要始终紧盯包括“两新”组织法人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鼓励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为提升“两新”组织的后发力多做贡献。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