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复 查 报 告 复查报告是对过去作出处理的案件经过复查后向上级组织写出的报告。 复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介绍被复查者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党年月、受处分时在什么单位担任什么职务,现在工作单位等。 2)复查的起因。写明提出复查的原因,是由于本人申诉,还是组织上发现问题主动进行复查。如果曾经复查过,还要写明前一次复查的意见和结果。 3)原来定案处理的主要情况。包括何时何地是由于何种原因被哪一级组织认定为何种性质的错误,作出何种处分决定,经哪一级组织批准,本人当时对定案和处理的意见等。通过上述情况的叙述,要能反映出当初案件处理过程的概貌。 4)本次复查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整个复查报告的关键部分。写通过什么方法以及通过哪些单位J些证明人复查的,复查的结果如何。如果复查后否定了或部分否定了过去所作的结论,要写明充分的事实根据和理由。要尽可能针对过去定案时的处分依据,详细写明复查过程和结果。 5)复查的结论意见。根据复查结果明确地指出被复查者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有没有错误,应不应该受处分或受哪一种处分。还要明确指出原来定案处理结论时全部推翻、彻底平反,还是部分纠正、部分平反。对在受错误处理期间的一些问题也要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写复查报告应注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事实真相。要对复查报告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语言要准确无误。复查报告写出后,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 18、工 作 计 划 无论做什么工作,总要事先有个打算。工作计划就是个人、党政机关组织、社会团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打算。 计划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生产计划、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科研计划、文体活动计划。按范围可分为个人计划、部门组织、或单位计划。按时间可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以及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 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情况分析,也就是制定计划的根据,包括上一阶段工作做到的程度、有哪些优点与缺点或经验教训以及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工作任务和要求,即计划要做些什么工作。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一定时期计划指标应完成的任务,以及应达到的要求。 3)工作方法、步骤和措施,即为了完成计划应该怎么具体去做,去落实。包括责任分工、方法、步骤、措施、时问期限等。 计划的一般格式: 1)计划的名称,也就是标题。把单位名称、计划的种类和有效期等准确写出来。 2)计划的具体事项。就是要做什么,准备怎么做,打算做到什么程度。其中包括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聚和措施等。 3)计划制定者和日期。 此外、与计划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不便于在正文里表述的,可以附表、附图,作为附件放在最后。 写计划应注意: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行业的具体方针、任务为指针,以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要从实际出发。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计划。要实事求是,量 力而行,注意留有余地。做到既积极,又稳妥,切实可行。切忌说大话,追求高指标。要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便于检查。 19、工 作 总 结 总结是通过回顾和分析前一段的实践活动,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与问题,以及经验教训,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公文。通过总结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以往的情况,明确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哪些是应该纠正和避免的,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记取教训,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实践。 总结的种类:按内容可分为生产总结、工作总结、科研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可分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等。按范围可分个人总结、单位总结、地区总结等。按总结内容所涉及的面可分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即情况的概述,包括地域、时间、人员、自然条件、社会情况、工作内容、进程、现状等。 2)成绩和缺点。肯定成绩,找出缺点,这是总结的目的。要重点写出成绩有哪些,缺点有哪些。表现的程度,并分清主流和支流。 3)经验和教训。对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提高到理性认识,作为今后的借鉴。 4)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意见。包括暂时没有条件解决或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下一步解决的意见和措施。 总结的一般写法: 总结的名称。通过标题把单位名称、总结的种类和时间期限写出来。 总结的具体事项。就是已经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做到了什么程度。包括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作法,主要经验教训等。 总结的制订者和日期。 与总结密切相关的一些材料,不便于在正文里表述的,也可以附表、附图,作为附件在最后。 写总结应注意:要掌握全面情况和进程,防止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要如实地反映情况。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掩饰。要科学地分析整个实践活动,从中找出规律的东西。文字要简明扼要,材料要剪裁得体,分清主次侧重,条理要清楚,注意用观点统帅材料。 20、调 查 笔 录 调查笔录是根据调查对象提供整理的书面证明材料。这种笔录多是在调查对象不能亲笔书写的情况下,由调查人员根据对方口述整理而成的。 写调查笔录应注意:要抓住所调查的实质问题和有关的主要内容来整理。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场合、在场的人以及关键情节一定要写清楚。措词要明确、肯定、准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整个调查笔录一定要真实反映提供情况人的意愿,不能掺入调查人的看法和意见,更不允许弄虚作假。调查笔录整理好之后,要给提供情况的人看并签字。如果调查对象不识字,就要念给他听,然后盖章,最后还要请调查对象所在党支部负责人签字。
21、调 查 报 告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的一种公文。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的调查、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其中常用的调查报告有两种: 1.群众来信的调查报告。是对来信反映的情况或揭露的问题进行核实。包括调查了哪些人,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 2.典型的调查报告。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标题里,如《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 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时间。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要深人群众,深人实际从各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正面的、反面的。要尽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要对掌握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要如实反映调查情况,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简明,不要繁琐。要有点有面,要有观点,还要有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不要笼统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叙有议,不要罗列现象,也不要空泛议论。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善于运用一些统计数字,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
22、发 言 稿 在参加党内各种会议时为了更好地表达到会议议题的意见,往往把所要讲的话在会前用文字写下来,这就是发言稿或讲话稿。 发言稿一般分两种类型: 1.是在比较大的会议上,如在党的委员会或党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或报告,为了郑重起见,会前把所要讲的话全部写下来,可以拿到会上宣读。 2.是在较小型的会上,如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或学习讨论会上,会前只把所要讲的话拟个提纲,写个要点,在会上根据提纲或要点的精神发言。 写发言稿要注意:要根据会议的议题和与会人员确定发言内容,发言要抓住中心和重点,不可贪求面面俱到。要充分了解领导意图和下面实际情况,发言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引用材料要准确,观点要明确。要注意通俗,尽可能做到口语化,句子不要太长,要注意讲究文采,讲起来生动活泼。还要注意措词和语气。 23、典 型 材 料 典型材料是把先进集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或把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发生问题的单位的情况加以综合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材料。 典型材料包括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的一般写法是:首先把正反面典型的情况介绍出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以及评选哪种先进称号,给以何种奖励,或指出犯何种错误,给以何种处分。其次要具体地叙述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或错误思想,错误事实。如果内容较多或者涉及几个不同的方面,应该分段叙述,必要时可以列出一些小标题。写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时要列举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数字或百分比来说明问题。 写典型材料应注意:典型材料使用的素材要真实、准确、可靠,不能夸大和缩小,不能人为地拔高或有意辩解。对尚未核实的材料不要写进去。措词要有分寸,不要讲过头话,要注意效果。要注意摆正先进人物与周围群众的关系,摆正犯错误的人与客观环境、条件的关系。注意不要把成绩或错误都算在一个人身上。文字要尽量简洁朴实,切忌空话,套话,和言过其实的形容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