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实用资料 >> 党课教案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多方面激发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            【字体:
从多方面激发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党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实现“一个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提高党员素质,是增强党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服务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促进各项工作,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从多方面激发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使广大党员积极地、主动地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果,增强广大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所谓动力实际是一种激励机制,而内动力强调的是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力就是压力,内动力也不例外。但如何将这种内动力变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行为,离不开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因此,中央要求,要把激发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贯穿始终,一方面,要激发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领导的带头和表率作用。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会取得成效。

  第一,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必须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

  党员意识,就是党员要始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先进的执政党的党员,意识到作为一个党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意识到一个党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和应担负的政治责任,意识到一个党员的作用和形象对党、对人民、对社会的影响。只有始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先进的执政党的党员,“是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会把自己同一般的社会成员区别开来,才能从执政党党员的高度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动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始终意识到党员的应有条件和素质是什么,才会按党员的条件和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党建资讯网充实自己,不断地改造和更新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始终意识到党员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政治责任是什么,才会勇敢地担负起党的理想、追求和责任,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只有始终意识到一个党员的作用和形象会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才会不断增强党性,遵守党纪国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而为党和国家增光添彩,积极地影响人民群众和全社会。总而言之,共产党员只有全面增强党的意识,才可能积极地、主动地从执政党的高度,去模范地实践“三个代表”,从而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去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员意识所包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执政意识、理想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和斗争意识,等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意识首先是执政意识,这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员如果没有党的意识,党就不成其为党;党员如果没有执政意识,党就不成其为执政党,党就不能很好地执政。执政意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党如何执好政,如何塑造好党的执政形象,如何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党员增强党的执政意识,一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是怎么得来的,是依靠什么巩固的,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多做工作,为人民多做好事,绝不能利用党的执政地位和自己手中的权力谋私利、捞好处,甚至违法乱纪,削弱党的执政地位;二要杜绝把自己当作“党外人士”,以不负责任的“第三者”立场或“旁观者”态度,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斗争、不制止,对社会上否定党的领导、歪曲党的形象、败坏党的声誉的言行不批驳、不澄清,甚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三是要讲理想信念。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的理想信念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因此,要强化党员意识,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指南。只有坚持这一世界观,才能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目前,党员应自觉地把讲理想、讲信念贯穿到经常性的个人党性锻炼中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地为人民的利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二,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必须强调党员主观世界的自觉改造。

  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完善和对党的本质属性的强化,它要求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觉地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党性教育的经验,同时,注重党性修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点,是我们党进行自身建设的好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修养,从内在的思想深处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加强党性修养是成为合格党员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地产生的,只有通过刻苦学习,认真地改造世界观,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一个人在组织上加入了共产党,只是具备了党员的基本条件,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自觉的党性修养。因此,党性修养是党员的一门必修课。周恩来1943年在《我的修养要则》谈话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总是有缺点的,世界上没有完人,永远不会有完人。人人需要自觉地完善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自我改造是为了进步,是光荣的事情。1963年他在《过好“五关”》的讲话中又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不可避免地受各种社会关系和思想的影响。要承认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每个共产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他要求共产党员过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把思想关摆在首位。党性修养不仅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还要求每个党员终生必修这门课。需要强调的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实际是个学习理论、参加社会实践和党建资讯网自觉加强党内生活锻炼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过程,它不是封建社会名人雅士的修身养性,而是为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情操、风格、精神境界和言论行动更加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共产党员的修养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共产党员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也才能获得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内动力。

  第三,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共产党员必须做到“四自”。

  这“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刘少奇讲过,一些党员一起参加革命,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参加革命实践,有的党员进步快些,甚至原来比较落后的都赶到前边去了;有的进步很慢;有的甚至发生动摇,等等,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进行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不同。自觉性越强,进步越快。反之,就可能落伍。“四自”的核心正是自觉。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个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四自”是进行党性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每个党员都应当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随时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这是获得内动力的源泉之一。

  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使自己的言行与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相符合,不做违背党和人民利益、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党纪国法及共产党人思想道德的事,不做有损于党员形象的事。

  自省,就是自己反省、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与党的宗旨、纪律以及党对党员和干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言行,就是进行严格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找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采取措施,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坚持自省,可以提高政治上、思想道德上的自律,提高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能够防微杜渐,防止小错不改发展成大错。

  自警,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要有高度的警觉,要对可能出现的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面临着金钱物质利益、名利地位的考验,面临着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要时刻自警,自己给自己敲警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违背党的政治原则、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

  自励,就是自己鼓励、激励自己前进,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当工作顺利时,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不甘于平庸,不甘居中游,要更上一层楼,为人民做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遇到困难时,要勉励自己不退缩、不泄气,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在逆境中,要鼓励自己不气馁,不丧失原则,自尊,自重,不向错误的东西低头,不随波逐流。在挫折面前,不灰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爬起来继续干。通过自励,不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品格。

  “四自”的精神实质是“自觉”。党员要自觉地按照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由他律到自律,到慎独,使自己的思想从一个高度攀上另一个高度,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在新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共产党员要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正确的党内思想斗争,对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现象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检讨原因和改进办法。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勇于承认,诚心诚意地接受党组织的批评、帮助和监督,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这既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又是检验一个党员党性观念强弱的标尺。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广大共产党员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

  第四,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必须创造一个好的先进性教育的外部环境。

  党员内动力的激发,当然离不开其自身的修养。但不可否认,其外部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强调党员的个人因素,而忽略外部环境因素,这种内动力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但怎样从外部环境上激发广大党员的内动力呢?

  一是领导带头。领导带头做表率向来是我们党开展党性教育所强调的经验之一。这是因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起带头作用既是促进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保证,也是发动党员广泛参与党内生活的重要前提。试想,如果领导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又如何教育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去。

  二是发展党内民主。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十分光荣的。其所以光荣是由共产党员承担的义务决定的,而党员要模范地履行义务,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作保障。党内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的,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需要强调的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包括对党员义务的履行,也包括对党员权利的行使。尤其是作为一名执政党党员,有权对党内重大事务发表意见并决定重大问题。党员的上述民主权利,是党章赋予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是党员应当享有的政治权益,也是党员履行义务的重要保障。如果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党员就不能感到自己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发挥积极性和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建立党员队伍的纯洁机制。动力就是压力,在这一点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如果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把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党的队伍,必然会产生极大的震撼力。近年来,我们在严把党员“进口”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疏通“出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方法。但是,总的说来,适应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还处在探索实践中,为数不少的不合格党员滞留在党内,少数违纪党员得不到及时处理,已经成为影响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的事业的紧迫问题,也使有的党员得出诸如“先进不先进没有什么区别”的结论。如果听任、姑息党内腐败分子、投机分子、浑浑噩噩自甘庸俗者、离心离德冷漠旁观的不作为者等不合格甚至违法乱纪党员长期混迹于党内,党确实有自毁长城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以激励、约束、清除为手段,实现激励先进、鞭策平庸、清除“伪劣”党员,达到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之目的。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下一篇文章: 共同富裕:总设计师的设计主题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