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现有 21个街道办事处,141个社区居委会,设置街道党工委16个,党总支5个,社区党总支3个,社区党支部147个,街道社区党员7428名。近年来,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积极抓好“四个载体”,着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联动、整体推进”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 强化组织载体 ,确保社区党建工作高效运转 一是构建科学管理机制。市委针对过去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不清等问题 ,探索建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将党和政府的管理重心下移到社区,以社区总体工作为管理对象,以街道的综合管理为主,街道对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行使相应的政府管理职能。积极改革街道领导体制,继科尔沁区、科左后旗之后,开鲁县将原开鲁镇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上划,直接隶属于县委、政府管理,同时成立街道财税所,建立定收定支、定额补助(或定额上解)、超收分成、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街道财政管理和税收征管体制。二是构建干部选用机制。通过机关下派、公开考录、聘用、选任等多种途径和办法,不拘一格用能人,使一大批年纪较轻、素质较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同志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改善了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目前,全市共有637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40.2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138名,占21.7%,高中、中专文化的467名,占73.3%。为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素质,市、县两级通过分批组织轮训、外出参观考察、召开现场会、定期进行素质测试等多种形式,切实抓好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全市广大社区干部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工作创新意识 普遍增强。据统计 ,近几年参加外出考察、理论知识培训的街道社区干部达1700多人次。三是构建综合协调机制。21个街道党组织全部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吸收了540个单位参加。各驻区单位积极为社区建设出力献策,出现了“党员教育联搞、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小区联创”的可喜局面。同时,市委还开展了“共驻共建”活动,各地区将地理位置相近,隶属关系和服务对象相同的社区党支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街居党组织积极帮助辖区单位解决职工生活难题,为驻区单位解除后顾之忧;辖区单位将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或委托社区管理,方便了居民生活。
二、 建立教育载体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教育管理。针对社区党员中离退休党员增多、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增多、流动党员增多这“三多”的特点 ,按照有利于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有利于发挥党员的作用、有利于党员的积极参与的原则,将居民区内7000多名党员划分为离退休党员党小组、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党小组、流动党员党小组,分层面地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离退休党员,在教育内容上,侧重于理想信念教育和健康有益的特色教育;在教育的方式上,采取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的方式。对卧床不起的老党员,社区党组织还明确专人上门辅导。二是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教育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的联系,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联系制度的意见》,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在职党员社区联系手册”,建立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制度”、“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制度”等八项制度,在提拔使用干部、党员民主评议、积极分子入党、预备党员转正、优秀党员评选、公务员评优、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等过程中,也都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实现了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共同教育。注重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在社区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务接待日、社区建设指导员制度和民情连心台、议事园、听证会,形成了维护社区稳定的组织网络。去年8月份,东方社区居民发现自来水污浊并有绿色小虫子,找到社区居委会并要上访,社区党支部耐心做思想工作,并协调物业公司及时解决了问题。三是对流动党员实行“签约”教育管理。对社区外出打工的党员,要求每次外出前都必须先到居民区党支部说明情况,确定联系方法,党 支部并与其签订管理协议 ,同时督促其用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外地到本居民区打工的党员,采取“就地管理、动态管理、双重管理”的办法,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与其签订教育管理协议,吸收其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此外,还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学习培训,搞好党员民主评议,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三、 落实服务载体 ,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围绕居民需求 ,开发社区服务项目,及时为居民提供社区管理、信息咨询、家政中介、房屋维修等日常生活服务;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和计生服务;为居民提供社区非义务教育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全市街道社区兴办的医疗保健中心、健身房、游艺室、老年活动站、幼儿园、维修站、小饭桌、中介机构等服务站点近千个,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人以上。施介街道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政务超市”,将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及一些工作的办事流程以传单的形式,无偿提供给居民群众。平安社区党支部积极与邮政部门联系,成立了社区邮政服务中心,做到了居民信件投递到户、报刊征订到户。二是面向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早日实现再就业,县、驻区单位、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加大投入,搭建社区就业平台,开发就业岗位。驻社区单位通过拿出公益性岗位、开发社区服务项目、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兴办第三产业等方式,挖掘和拓展社区就业岗位,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街道社区党组织定期对辖区内居民就业、生活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使下岗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就业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先后对2300多名失业人员进行了电脑、财会、面 点、维修、保健按摩等专业的免费技能培训 ,其中90%的培训对象很快找到了工作岗位。近几年来,通过兴办市场、开展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近22万人次。永清街道党工委投资20多万元建立了下岗再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去年培训下岗职工335人次,帮助358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三是面向弱势群体提供爱心服务。联合驻地机关、部队、学校、医院等单位党组织,组建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雏鹰假日小分队等143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这些服务组织采取专兼职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和定点、定向、集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特困户、独居老人和残疾人进行帮扶。孤寡老人李桂珍身患多种疾病,生活困难,社区党组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定期为她料理家务,同时还联系医院每月为老人义诊,老人逐渐从痛苦中摆脱了出来。在搞好结对帮扶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帮困。2003年,永清街道成立了自治区首家“低保爱心超市”,发动社区群众、驻区单位把闲置的物品捐出来,经过筛选、消毒后捐给困难群众。目前,全市已有15个街道成立了“爱心低保救助超市”。此举不仅得到了困难群众欢迎,也得到了社区群众拥护。近两年,全市共筹集公益资金1500多万元,解决了1000多名下岗和特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四、 创新活动载体 ,构建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一是积极创办“市民学校”、“社区党校” ,按照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组织居民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活动,切实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歪理邪说的良好氛围。有的街道党组织开辟了“烈士纪念馆”、“党史教育展厅”、青少年模拟法庭和未成年人教育讲坛等教育基地,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二是深入开展“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的旗帜树起来”主题活动,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爱好和特长,把党员放在最能施展才能的岗位上,积极帮困助残、开展民事调解、维护社区治安。目前,全市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发展到143个,长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者达10796人,其中党员志愿者2087名。三是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等活动,活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各地以广场为依托,在重大节日期间,都要举办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有的街道党组织通过组建艺术团体的方式,将辖区内的秧歌队、门球队等群众性文艺、体育团体组织到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霍林郭勒市莫斯台街道通过举办居民趣味运动会的方式,吸引居民群众广泛参加,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市委还倡导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市级领导 干部带头深入社区进行义务劳动 ,清理小区积存垃圾,美化社区环境。居民们高兴地说:“社区安全了,环境整洁了,生活舒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