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发展党员篇(11-12)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党建资讯网    点击数:135    更新时间:2005-12-23    文章录入:lflxn    责任编辑:lflxn

11、预备党员的预备期
    1)预备期的必要性。预备期是保证党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党章规定新党员有要预备期,是为了对新党员作进一步的考察。在新党员人党之前,党组织虽然已经对他们进行了考察,但在他们人党之后,仍然需要有一段时间在党内直接考察他们的人党动机是否正确,对党是否忠诚老实,是否具备党员的条件。这样做,可以防止投机分子混人党内,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章规定新党员要有预备期,是为了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一般来说,被党组织吸收人党的预备党员,他们对于党的章程、党的基本知识,还不十分了解。党组织有必要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教育,让他们经受党内生活的锻炼,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履行党员的义务,从而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不断取得进步。
    党章规定新党员要有预备期,对于新人党的同志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可以促进他们在党的工作和党的生活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党性,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为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2)预备期的时限。党章第七条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在一般情况下,预备党员不宜提前转正。这是因为,在预备期间,党组织要对预备党员作深人的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要以实际行动争取按期转正,这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如果时间过短了,难以起到预备期的作用。即使有的预备党员表现突出,党组织也不要采取缩短预备期,提前转正的做法。
    3)预备期的起算日。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之算起。
    人党申请人经支部大会通过后,在上级审批的过程中,被发现有某些问题需要审查而未能及时审批,后来问题审查清楚了,上级党组织批准他人党,其预备期的起算口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如果不属于人党申请人本人的原因,并且在党组织继续审查时,本人积极协助党组织弄清情况,且本人表现一贯很好,其预备期仍应按支部大会通过他人党之日算起;
    如果由于人党申请人本人的原因,其预备期的起算日应由支部大会根据审查结果、问题的性质、本人表现进行复议决定,并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
    4)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可以参加评选优秀党员的活动,可以在评选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因为预备党员处在接受党组织考察的阶段,还没有取得正式党员的资格。对他们当中表现突出的,党支部可以进行表扬,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记录下来,在他们转为正式党员的时候作为考核的依据。
 
12、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手续的办理
    ——对预备党员考察的基本方法。预备党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党员,一方面要靠自己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去做,另一方面要靠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考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各地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确定联系人。党组织对预备党员教育和考察要确定联系人。联系人一般由人党介绍人担任,以便于对预备党员培养工作的衔接。联系人可以充分利用与预备党员共同劳动、工作、学习和参加组织活动的机会,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他们。同时还要对预备党员的表现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申请人党的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后,党组织应该及时将其编人所在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预备党员刚刚步人党的大门,对党内的组织生活和党内行为准则、各项纪律、规章有很多都是陌生的,因此,党支部应该向预备党员讲清楚,在预备期间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其自觉地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以及党组织的帮助和监督。
    (3)听取本人汇报。党组织应该定期听取预备党员汇报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差距、帮助他们端正努力白方向。
    (4)个别谈心。党组织应针对预备党员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反映,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工作表现和履行党员义务情况,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表现、组织纪律性和原则性等方面的情况,并向他们传达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帮助他们改正。
    (5)集中培训。党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理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并将学习成绩作为其预备期满能否转正的依据之一。
    (6)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党组织应根据预备党员的特点和情况,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或交给某些任务,为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中,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及时了解他们完成工作和任务的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7)定期鉴定。党支部定期听取党小组和联系人的汇报,每季度对预备党员的表现情况讨论讲评一次,并实事求是地作出鉴定。
    ——按期讨论预备党员转正。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具有两个方面重要作用。一方面,预备党员能否及时转正,是涉及预备党员能否及时充分行使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有些同志觉得推迟办理预备党员转正问题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党员了,这是不对的,对于那些预备期已满,并且已经具备转正条件的同志来说,党组织无故推迟讨论他们的转正问题,就等于变相剥夺了这些同志一段时间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是从组织上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党员的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各级党组织决不能草率从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把预备党员转正与接收预备党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办理。预备党员转正应履行如下手续和程序:
    (1)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应主动、及时地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提出转正申请对于预备党员来说,是郑重向党表明愿意承担一名正式党员必须承担的义务,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这也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组织观念教育和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提出转正申请也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如本人没有及时提出转正申请,党组织要进行启发和教育,讲明道理,但不能强迫其申请转正。
    (2)党小组提出意见。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联系人应及时报告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的情况,所在党小组应及时讨论,并向党支部提出其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支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意见,把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
    (4)支委会审查。党支部要根据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党小组的意见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以及在预备期间对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的情况,召开支委会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和提出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意见,交支部大会讨论。
    (5)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预备人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应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到会,人党介绍人也应到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的主要程序是:①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向组织说明有关问题。②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的意见。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支部大会进行讨论,与会同志充分发表意见并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作出决议。③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可以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或表决结果表明态度。
    (6)报上级党委审批。支部大会作出决议,支委会要将决议填人预备党员的《人党志愿书》的有关栏目内,经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连同转正申请、预备期的考察材料一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7)上级党委审批。上级党委接到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后,要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主要是看党支部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是否扎实,党支部讨论其转正的手续是否完备等。经全面审查之后,应在支部上报转正决议的三个月内,召开党委会集体讨论审批。党委审批程序和要求与审批预备党员是一致的。基层党委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并提出意见后,应及时将党委讨论审批的结果填人申请转正人的《人党志愿书》。批准按期转正的,要注明党龄起始时间;延长预备期的,要注明延长的期限;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要摘要列出原因。党委审批结果要及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妥善处理好预备党员转正中的有关问题。预备党员转正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认真对待。
    (1)必须及时讨论、审批。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不论能否按期转正,党支部都要及时讨论。党支部大会决议上报党委后也应及时审批(不能超过三个月),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报批党支部。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通知审批结果,并应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组织不能无故拖延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时间。对不宜按期转正的,也不得采取拖延讨论的办法,等待其达到转正条件时再讨论。如属组织上的原因拖延讨论审批,而本人预备期满已具备党员条件,其转正时间应从预备期满之日算起,仍属于按期转正。
    (2)必须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党章规定,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该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应该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全面衡量。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需要进一步教育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不能少于半年,也不能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那种认为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无“大毛病”就可以转正的低标准思想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纠正。
    (3)认真处理有些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未提出转正的问题。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应主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对预备期满后没有提出转正申请的,党支部要及时提醒他们,说明道理,提出要求。同时要弄清原因。如果是不知道应该写转正申请,或是疏漏及其它特殊原因,在要求其尽快提交转正申请后,再根据本人表现进行讨论,作出决议。对于信念动摇、不愿继续当党员的,或经党组织提醒本人仍不提出转正申请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附例I
    关于XXX同志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
    XXX同志入党以后,他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重视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注意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政治思想觉悟有较大的提高。一年来,他对所负责的工会工作责任心强,在工作中能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团结非党同志一起努力完成任务,成绩比较突出,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但XXX同志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处理问题时不够冷静,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有时流露出自满情绪。经过支部大会认真讨论,大家认为X X X同志已经具备了党员条件。本支部共有党员89人,到会 87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 79人,一致同意XXX同志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中共XXX公司机关支部大会
    年 月 月
    ——党龄的起算日。党章规定:“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党员的党龄,应从延长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如上级党组织在审批时因故决定预备党员从审批之日起转为正式党员的,其党龄应从上级党组织审审批之日算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