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理论实践 >> 先进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字体:
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作者:湖北秭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8

    党员教育管理是提升党员素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队伍结构、思想观念等出现了多元化趋向,要促使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一、着力解决党员能力素质问题,建立党员终身学习机制。党员在平时看不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不站得出来,归根结底是对党员能力素质的检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员,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要拥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就每个党员来说,加强学习就是增强内功、培元固本。要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终生学习机制,提高党员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一是要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政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贫乏等状况,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着重加强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掌握政策和运用政策的水平,提高带头致富的能力,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针对当前在党员中表现出来的厌学倾向,要促进党员学习教育与地方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地方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力戒学习教育的形式主义,增强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二是要增强学习形式的有效性。在学习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坚持以启发引导为主,防止机械地记忆或灌输,克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学习教育上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三是要增强学习手段的科学性。现在是信息社会,传媒发达,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广泛而通畅。在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的手段上,要综合运用党校、职校,运用教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多媒体、网络等阵地和手段,对党员进行较为系统的经常性教育。通过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思想政治靠得住、工作能力有提高、作风纪律过得硬。

    二、着力解决党员无所作为问题,建立党员激励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科学的约束机制可以保障党员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航向上。当前在一些党员中存在的无所作为问题,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在建立激励机制上,一是要切实维护好党员权利。如果党员平时发挥作用只限于开开会,不参政理事,自然缺乏积极性。要树立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的思想观念,确立党员在管理党内事务方面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统一,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党员权利的教育和党员权利的保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和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党组织设置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将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秭归杨林桥镇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建立产业型党支部、功能性党支部,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三是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开展党员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科技推广、文明创建等活动,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年龄大的党员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年轻有知识的党员有带头致富、带动他人的优势,可分类发挥党员作用。四是处理好党员奉献与得利的关系。时代在发展,在党员利益关系上,不能再一味强求党员无私奉献,党员也有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一定的奖优罚劣措施,可以更加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建立约束机制上,要用《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约束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章和党的纪律要求,逐条对照检查每一个党员,及时查处违纪案件和腐败行为,决不姑息迁就。把党组织监督与党员廉洁自律结合起来,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

    三、着力解决党员队伍质量问题,建立党员进出口管理机制。党的先进性必须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有一支具有先进性、高质量的党员队伍。新陈代谢是任何组织的自然规律,只进不出是不正常的状态。列宁曾主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强调的是质量。建立科学的“吐故纳新”机制,是提高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要严把进口。建立优化党员队伍的吸纳机制,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高起点吸纳高素质新党员。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把坚持标准作为前提,把保证质量作为关键来抓,宁缺毋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广泛听取党内外同志对他们的反映和评价,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表现。二是要疏通出口。这是保证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对那些名不副实、拒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要予以严肃处理,严重的要以脱党论处;在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其本人又不愿意改正的,应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应予以除名。要建立处置不合格党员专项制度,按照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该处理的处理,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四、着力解决党员管理缺位问题,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动态型经济,党员的流动性、交往的广泛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使党员的活动领域、活动方式在不断变化。这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更新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打破工作体系的封闭式。在新的形势下,要主动适应党员队伍的新变化,在教育管理上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主动进入党员的各项社会活动之中,管理关口前移,实行教育、管理、监督三位一体,有效堵塞管理漏洞。二是要打破管理形式的固定式。针对党员流动性增强的特点,为防止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要建立“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向互动机制,扭紧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对外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可探索设立党支部,既可以维护外出党员的权利,又便于加强对外出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

    五、着力解决党员“大锅饭”问题,建立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一直以来,党员履行职责的情况难以量化管理,除传统的民主评议管理手段以外,缺乏其它有效的考核管理手段,党员队伍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严重存在。要借鉴经济工作绩效评估的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把一些看似虚的指标,通过定性分析,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加强对党员的考核管理。一是要实行党员岗位定责。尽可能将党员作用具体化,根据党组织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明确的党员岗位责任细则,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党员,让党员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二是要切实开展党员评议。通过党员标准的具体化,对党员参加主题活动和实践的效果,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衡量,明确党员格次,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三是要制定较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党员考核评价要采取个人自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党性考核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发挥带头作用情况等能够得到有效监督。

文章录入:zghaoren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