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理论实践 >> 先进教育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善始善终――从先进性教育到先进性建设            【字体:
善始善终――从先进性教育到先进性建设
作者:俞建坤    文章来源:先锋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8

    先进性教育与先进性建设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开篇之作;先进性建设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工程,是永恒课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在集中性教育活动的收尾阶段,必须进一步做好后期工作,从而为加强先进性建设提供丰硕的实践成果、丰厚的制度成果、丰富的理论成果。因此,善始善终便成为由先进性教育理性升华为先进性建设的思维前提。借鉴先进性教育的成功实践,笔者认为加强先进性建设,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正确处理好身入与心入的关系

  先进性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坚持理论学习,加强理论武装,才能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学习动员阶段,各级党组织创新并建立了领导领学、集中共学、辅导带学、互动促学、实地观学、结对帮学、网络助学、考试查学等方式和制度,较好地保证了学习教育的质量

  如今,集中性学习活动虽已结束,但党员的学习是终身的。每一位党员都要把教育活动中激发出的学习热情保持下去,把学习深入下去,并成为自觉行为。首先,必须身入。身入是深入的行动基础。人不到位,何谈深入?这次教育活动十分强调全员覆盖,把所有的党员都组织起来,不设一个盲区,不留一个盲点。加强先进性建设也应该这样,让每一位党员都身入其中。其次,必须心入。心入是深入的思维支点。身到位而心不到位,就是走过场、搞形式。心入,就要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当前,每一位党员都要在学习和贯彻党章的同时,把遵守和维护党章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坚持不懈地锤炼党性,正确处理好他评与自评的关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评议党员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又是锤炼党性、洗涤灰尘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评议阶段,党组织引导党员开展批评(他评)和自我批评(自评),也有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许多年来,党内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工作成绩汇报会,说起成绩来头头是道,谈起问题蜻蜓点水。进行党员民主评议时,你赞成我,我恭维你,评功摆好,“批评别人提希望,自我批评摆情况”。

  这次教育活动十分注重让每一位党员都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在他评中,彻底纠正重人情的现象,通过对党员思想的评定、政绩的评价、操守的评点等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同时,突出自我教育和正面教育,又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色所在,是区别于以往政治活动的重要特征,这样党员自评的起点也就高了。通过自评党员进一步增强了自我改造的意识,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先进性建设也应该这样,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作用,使所有的党员都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同时,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生活小节抓起,力求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坚持不懈地转变作风,正确处理好理念与观念的关系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标要求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整改提高阶段,参学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抓住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上下联动,合力整改,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先前认为先进的事物可能会变成落后的事物;先前感到满意的可能会变得不再满意,这种阶段性目标同最终目标间的落差,便成为持续整改的动力。因此,无论是先进性教育,还是先进性建设,整改是无止境的,这也是理念和观念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树立“跳出教育活动本身看整改”的理念。先进性教育开展以来,从上到下,所有党员都制定了整改措施,所有党的组织都制定了整改方案,并且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但是,我们加强先进性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党建层面,如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必然走不出“教育活动只是一年半之事”的认识误区。其次,要不断强化群众观念。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整改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整改的第一职责,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整改的第一标准。同时,要积极探索依靠制度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先进性教育才算真正取得实效,先进性建设才有良好的开端。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枣庄市山亭区开展创建“四大家园”主题实践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