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和主要内容。 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总结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阶级基础,也是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失去了这个阶级基础,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无从谈起。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就必须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这是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放弃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会失去根本、失去灵魂。 党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的群众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如果脱离了群众,丧失了民心,放弃了根本宗旨,党的生命力也就中止了。 保持党的先进性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把握贯穿其中的“四个一”的总体要求,最终有一个落脚点,这就是要在提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 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要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的基本经验。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把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内容,并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方向。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也是第一次。 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没有止境。当前,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一定要结合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一定要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党中央总结概括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六个贯穿始终”,这是求真务实精神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即“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也表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成效上。提高党员素质,就是要使广大党员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实践者;加强基层组织,就是要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得到体现;促进各项工作,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