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理论实践 >> 感悟思考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全面 深入 准确  把好干部选任的考察关            【字体:
全面 深入 准确  把好干部选任的考察关
作者: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余龙昆    文章来源:党建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31

干部考察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牢牢把握全面、深入、准确三个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方法,科学、全面、客观地把好干部考察关,进一步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
   
 一、与时俱进,全面科学地把握考察标准

 确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标准是全面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考核标准新的内涵,建立不同侧重点的考察指标体系,使考察走向严密和科学。

(一)、干部的“德”,应主要包括考察对象的党性觉悟、政治立场、群众观点和思想品德等内容。在考察时,要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考察“德”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察民情、理民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情况,来掌握其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情况。

(二)、干部的“能”,应主要包括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工作方法等内容。在考察时,要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考察“能”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是否具有善于突破旧观念、开辟新思路的能力;是否具有审时度势、通观全局战略思维的能力;是否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施政能力,来了解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情况。

(三)、干部的“勤”,应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工作配合协作情况等内容。在考察时,要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勤而有效,勤而有绩” ,作为考察“勤”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能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否做到既会动手、动腿、又会动脑,创造性完成工作,来评价其职责、任务和效能的情况。

(四)、干部的“绩”,应主要包括工作中所做贡献及获得荣誉情况等内容。在考察时,要将党员领导干部政绩是否符合“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考察“勤”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是否取得实绩,是否考虑长远利益,是否考虑全局利益,是否靠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或不惜民力取得政绩,来判断其工作业绩的大小、政绩如何。

(五)、干部的“廉”,应主要包括考察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中廉洁自律的情况。在考察时,要将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是否廉,作为考察“廉”的重要内容。通过看一个干部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是否“廉”;干部本身和家属子女是否“廉”;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是否“廉”;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否“廉”,来确认其在工作和生活廉洁自律的情况。

在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的同时,我们还应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性格、气质和主要优缺点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其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其单位的内部构成、结构要求、职数规定、人选条件也要全面地掌握,以便把人选准、配好。

二、创新方法,深入细致的开展考察工作

根据《条例》规定,干部考察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考察方式:即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经济责任审计、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为了保证干部考察效果,除了灵活运用《条例》规定的九个方面的考察方式以外,我们还要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考察方式。

一是结合干部管理工作,进行跟踪式考察。考察组在干部考察中要深入到干部工作、学习、活动的现场,通过参加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看考察对象是否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考察换届,看考察对象是否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党的决定;通过掌握干部在党校学习、出国考察中的情况,了解干部的学习态度;通过干部下派、交流,尤其在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看考察对象是否愿意服从组织决定,是否愿意到艰苦落后的岗位上工作,了解干部贯彻上级决议的情况,掌握其工作态度和思想动态。

二是扩大民主考察范围,进行走访式考察。考察组在健全干部考察预告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书面无记名征求考察意见制度,考察举报制度,定期听取上级领导对分管干部的评价和看法;经常听取各单位“一把手”对班子成员思想、工作情况的介绍的同时,要走出考察“小圈圈”,扩大考察覆盖面,与老党员、老干部和普通群众以及考察对象的“对立面”进行走访谈话,明察与暗访,听取群众对干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人品和追求,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和群众基础,把考察工作做细、做实。

三是建档立案量化考核,进行记录式考察。考察组在紧紧围绕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分担的重点工作,建立《干部实绩记载台账》、《八小时以外干部情况了解台账》等政绩档案的基础上,要认真做好各个时期干部的考察、分析、背景、调查材料都要收集工作,及时了解干部平时工作实绩和“八小时以外”的情况。通过查阅部门工作总结和有关统计数据,财务、审计部门对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财务检查报告和审计报告,综合分析其分管的工作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和变化,对干部实绩进行量化考核,为以绩取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是坚持历史发展观点,进行沟通式考察。干部考察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要用历史的方法去了解、分析干部的成长过程。要将考察时间前移、考察范围扩大,通过查档案,看以前在学校、部队、单位的表现,由远而近,由此及彼,对考察对象作出全面、客观、辩证的评价。同时,考察组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的沟通,了解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部门财政收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情况,了解考察对象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的情况,防止领导干部带“病”离岗和带“病”换岗。

三、实事求是,准确客观地评价考察对象

考察结果是组织识别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考察中,我们应重点把握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情况,加强对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力求在“准”字上下功夫。

(一)、把握好三个重点,准确评价思想政治表现。一是重点对考察对象在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来说,一个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好与差,在职务升迁、工资调整、工作岗位交流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容易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换届选举、下派锻炼、临近退休等期间,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表现,看是否具有坚定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和荣辱观,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干部。二是重点对考察对象日常工作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日常工作实践是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最具体表现,通过考察他们在创造工作实绩过程中的表现、团结方面的表现、思想修养和自身要求方面的表现,深挖思想根源,以便客观地评价干部。三是重点对被考察对象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除了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外,还必然在其工作范围以外的生活与交往中得到表现。有些干部可能在单位里表现不错,而实际生活中就不一定如此。因此,对一个干部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情况,也是把握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

(二)、处理好三种关系,准确评价工作业绩。一是要注意把握主观努力与客观因素的关系,分析其开展工作中主客观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把政绩大小与干部能力的强弱划等号。二是要注意把握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既要看干部目前已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其对长远发展打下的基础。三是要注意把握群众满意与领导满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统一,把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只有认真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工作业绩。在对考察对象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政绩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干部社会生活、廉洁自律方面的客观评价。 

总之,干部考察工作既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干部最终能否任免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考察干部中,一定要把握好考察标准,运用好考察方法,评价好考察对象,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政绩突出、勤政廉政、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文章录入:longkunyu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搭建聚才平台 垒就人才高地

  • 下一篇文章: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党代表直选调查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