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社区党建 >> 正文 | ![]() ![]() |
|
|||||
突出服务群众主旋律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 | |||||
作者:张德才 文章来源:三峡党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9 | |||||
西陵区在社区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着眼社区服务,创新组织体系 一是推进社区党组织向居民小区、楼院纵向延伸。将原有40个社区支部进行改建重组,建立了15个党委、12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构建了“一社三级”组织网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要求。 二是促进党组织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横向拓展。通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员,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了党组织隶属关系。 三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现辖区单位党组织联网。成立了由各级党组织牵头,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三会”(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组织,网络辖区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450多家,构建了党建工作“立体”网络体系。 二、立足社区服务,积聚群众力量 1、实施“安家工程”, 暖党员心。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发放慰问信、党员学习手册、建立党员情况“明白卡”等方式,让党员都把身份亮出来;组织开展党员“家访”登记活动,建立详细的工作台帐。使全区党员做到了“四清”,即党员去留情况清、外出去向清、家庭情况清、联系方式清。 2、创新管理方式,凝党员魂。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力求在“管住”的基础上“管活管好”。在方法上,多引导,少说教,引导他们多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意识;在要求上,多理解,少苛求,坚持重在教育、重在参与,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在形式上,多分散,少集中,平时以分散活动为主。 3、分类开展活动,聚党员力。一方面,广泛开展“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三服务”活动。另一方面,根据自管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及流动党员不同特点,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同责任区、双带活动,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三、依托社区服务,搭建工作平台 一是针对社区弱势群众,开展“三助一扶”暖民心活动。依托社区党建工作“三会”组织,广泛动员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以“助学、助贫、助残,扶持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助一扶”活动,配套建立了街道政务中心6个,再就业基地6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40个,“三助一扶”捐助中心(站)45个。开发就业岗位18000多个,筹措帮扶资金160多万元,帮扶社区贫困学生、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6000多人次。 二是针对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组织实施楼道“点亮工程”、“环境净化、道路硬化、空地绿化、街巷亮化”的“四化”行动,引导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安全警务进社区。通过社区服务站,向居民提供低保优抚、托老托幼等30余项服务。以党团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3000多人,活跃在敬老助残、治安巡逻等社区的各个领域。学院街办先后投资150万元,兴办了“社区服务电子呼叫网络系统”,网络110家社会服务组织,覆盖80000多户20余万人,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 三是针对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社区文化服务。一方面,区委定期开展社区党员教育日、党员电化教育等活动。另一方面,常年开设健身娱乐、图书阅览、绘画摄影等项目,培育居民群众的健康爱好。组织成立 “夕阳红京剧联谊社”、巴山舞队等社区群众文艺团队46个,书法、根雕、奇石等协会组织29个。 四、拓展社区服务,健全运行机制 1、资源共享,建立“互惠双赢”的共建机制。一是开展“双向”服务,实现社区和辖区单位在思想上的“融合”。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委员会、联席会《章程》和各项通报、议事、协商等制度,实现了组织上的“联合”。三是以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和“五好”创建活动为载体,由区、街、社区牵头“搭台”,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唱戏”,使辖区内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了有效“整合”。四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定一份结对共建活动计划,共建一个社区党校,共同开展一次党日活动,为社区百姓做一件实事,帮扶一户特困家庭)。现在,社区每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不少于2次,协调、研究、解决社区建设、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2、尊重民意,创新“三推一选”的选人用人机制。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社区“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推行了“三推一选”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新的选人用人机制,畅通了选人用人渠道。同时,对当选社区工作者一律实行聘用制管理,聘用期与法定届期统一,并实行统一的薪酬制度。 3、集中民智, 推行“三制一评”的民主管理机制。凡是一些重大事项或事关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必须由“两委”班子召集社区各方面代表召开听证会,进行投票表决。设立居务公开栏,定期将社区财务收支情况、重大决策执行情况、重要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承诺事项兑现情况予以公开。每年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听取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年度工作述职,并由街道牵头组织对社区两委班子进行年终考核和民主测评。 4、拓宽渠道,建立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将社区工作者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直接纳入区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从区财政每年单列社区建设基金30万元,用于支持街办、社区兴办重点项目。二是采取区、街、社区三级对等投入的办法,着力建好社区党委党员活动阵地。近三年,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使24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了300平方米以上。三是通过协议共用、有偿租用、临时借用等多种方式,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确保每个支部都有自己的活动阵地,方便党员开展活动。四是采取社区筹一点,街道拨一点,区委组织部从留存党费中辅助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活动经费,确保每个党员年活动经费不少于100元。 (作者系中共宜昌市西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
|||||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
![]() |
电话:010-80358317 80358319 传真:010-80358317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 www.192171.com 党建资讯网 2004—2006 京ICP备05002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