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对农村党员干部产生消极影响等问题,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三抓”,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党员队伍基础。 一、抓班子,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地把农村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抓好农闲、节日等有利时机,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村青年对党的认识,引导有志之士和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仅把加入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而且把为党为人民服务作为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通过“三培两带”切实把有能力致富、能够带领群众致富,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的能人选进班子,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感召力。三是提高待遇,激发干部创业的积极性。通过用激励留人的办法,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村干部侧重政治激励,及时地给予表彰、表扬和宣传,调动优秀村干部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专门拨出资金用于对村干部的经济奖励,按村规模和工作实绩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健康体检,完善健康档案,强化管理考核。提高村主要干部报酬,制定工作责任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对连续任职30年以上的农村支部书记实行终身奖励制度。 二、抓后备,确保“党源”高质量。一是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进一步拓宽选人育人渠道。注重解决党员队伍中的认识问题,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不求全责备,把握“三个侧重”:侧重提高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的比例,把那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侧重加强动态管理,从短期外出打工经商、搞经营管理的优秀青年中物色培养对象;侧重从身边发现培养人才,把积极参与村级组织管理工作的优秀青年培养起来,使之脱颖而出。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农村党支部通过指定老党员作为联系人,与身边素质较好、事业心较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重点发展对象结成对子,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安排他们参与适当的村务工作,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熟、自动上门为积极教育启迪,促使其尽快成熟。三是加强党员管理。打破家族化、宗族化倾向,全面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管理,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在培养教育上,做到培养对象、联系人、制度落实;在培训学习上,做到组织形式、内容、时间落实;在考察上,做到登记表、内容、跟踪谈话落实。 三、抓载体,确保党员高素质。一是落实“双向培养”计划,通过党员与非党致富能手的互动,来达到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的干部的目的。二是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以佩带党徽、挂“党员之家”门牌、设立“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责任区”等形式,督促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自觉参加学习教育。三是通过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建立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任务委派制,在党员干部中做到按人设岗、按岗定责、按责考核、按绩评议,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同时,实施农村党员户动态星级管理,组织农村党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党员队伍建设上了新台阶,综合素质有了新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新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