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攻坚破难的国企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不断做深做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改革与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分步实施、“四个讲清楚”和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 一、解疑释惑,精心做好每项改革前的思想工作 改革既给国企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党建资讯网,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做深做实做好,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四个讲清楚”,针对企业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展开。同时实施改革不能鲁莽,不能简单,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把改革的方案设计地科学合理,把改革的困难充分估价,把员工的安逸思想与活跃思想,改革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一并思考,统协兼顾,未雨绸缪,“紧烧火,慢揭锅”,减轻阵痛,有效防止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现象出现。因此,邢矿集团在每一项改革实施之前,思想政治工作都精心谋划,周密组织,一般分为六个步骤:一是各级企业领导管理层学好有关法律法规,吃透上级政策,依照法律法规、上级政策改革。二是调查了解,广收资讯,充分吸收员工群众对改革的合理化建议,发挥改革主体不可或缺的作用。三是舆论先行,宣传教育,集中对职工存在的思想障碍解疑释惑。不论是产权制度改革,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还是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等,我们都在做好大量细致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突出宣传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多种舆论形式和工具,像企业电视、邢矿新闻报、形势报告会、演讲会、橱窗、牌板、画页、文件、简报、标语等多种舆论工具、形式,对员工进行改革宣传教育发动,提前刊登和公布每项改革的宣传提纲,形成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四是专题研究,深层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公司党委部门就分配制度改革做了专题研讨。在研讨中,我们发现企业亟待解决的是利益分配观的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分配观的交织。一种是过去忽视劳动效率与效益的差别,只讲分配的均衡。另一种是现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目前,前一种观念认识在相当一部员工中还顽固地存在,后一种观念认识在相当一部分员工中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对按资本、技术、知识、贡献等要素参予分配的方式认同率低。另外,员工对按劳分配的理解也不大一样,有的把“劳”看成劳动结果,有的把“劳”看成具体劳动时间,有的把“劳”看成体力付出,有的把“劳”看成工龄长短。因此,一些人在分配制度改革面临之机,采取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赞成,对自己不利就反对,由此造成不同的人群各诉其“苦”,相互攀比的现象。问题找出了、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也就随之产生了;五是提交董事会、职代会讨论通过,公开透明,修改完善。六是开始实施,明确标准,规范操作,先易后难。 二、深化细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困难,做深做实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产生实效更难。我们不断改进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使之更有针对性、时代感、亲和力,员工容易接受,易于理解。公司有意识地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针对年轻员工爱上网的特点,建立了“改革”内容局域网页、网站,“改革”资源共享,覆盖面广。把本单位改革成功的典型人、事,刻录成VCD光盘、制作成录相带,在企业电视台反复播放,让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增强改革宣传教育对员工的说服力、感染力。开展“改革知识抢答有奖竞赛”,把改革工作寓教于乐,寓于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对话、相互沟通。公司和二级单位专门设立了“企业改革接待日”,由领导和员工直接对话。以往做思想政治工作常常是政工干部的职责,后来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意让矿长、区科长与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一块登台演讲、作报告,同讲改革形势与任务,看谁讲得好,共唱一台戏,形成了“大政工”格局。面对国企改革这样复杂的情况,为强化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把改革及其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手段捆绑在一起,同二级班子领导人员的年薪挂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考核。同时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领导甚至车间主任头上,规定标准,严格考核,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们还对各级党政负责人,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即“四清楚”:把每项改革的目的意义讲清楚,把改革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改革带给员工的实惠讲清楚,把改革促发展的前景讲清楚;要把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员工的意见、呼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呼声怨声不解声,声声入耳;好事难事大小事,事事上心”。由于我们改革措施得力,宣传教育到位,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细致入微,入情入脑,实事求是,不遮不掩,底数透明,员工改革前与改革中及其改革后的一些过激言行得到了超前和及时的平抑,有情绪的员工得到了安抚,员工的怨气、火气消退了,改革赢得了广大员工认同,百里矿区没发生群体事件和恶性事件,平安稳定,使企业各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发展。 三、发展带改革,改革促发展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通过一系列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对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主要有两条: 1、要始终做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快企业发展“双注重”。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固然国企改革中超前或及时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良好,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企业要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员工在改革中的思想问题和企业及员工的实际问题。因此,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利于改革,更有利于发展,这也是我们做深做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主旨所在。2002年以来,邢矿集团进行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富余人员改革中,共分流了3368人,完成了辅业改制大小企业49个,关闭了45家小厂点。2003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顺利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将企业中、小学、公安等741名员工归并社会,医院产业化经营,变更劳动关系1042人。我们煤炭主业有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经营优势,盈利优势,员工不愿分流到社会和辅业,主要是担心到社会和辅业收入可能降低。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提出了企业存在“第二主业”的新观念,把辅业也做大做强,“先开渠,后放水”。近两年多,投入资金20亿元,先后上马投产了玻璃纤维公司、金牛能源水泥厂、钾碱公司等大项目,其中玻纤、水泥二期工程业已投产,钾碱公司规模全国第一,产品供不应求,几个辅业公司规模大,在全国同类企业中排名在前五名之列,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销路良好,赢得了利润与回报,市场和发展前景广阔。同时,辅业员工也得到了市场洗礼,得到了发展,涌现了不少专业干才、管理将才和市场高才。企业不但发展了,人也发展了,而且妥善地解决了分流人员问题。我们在辅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坚持抓大放小,规模小的不上,科技含量低的不上,跳出行业求发展,能改活的小企业就改活,不能改活的小企业,就干脆改死。因为该死的不死,该活的也活不好活不了,甚至被拖垮。这应该是我们对企业改革与发展思想认识的一次突破和飞跃。 2、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国企改革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改革前、改革中要做好做深做实,如果平时也做好做深做实,就会事半功倍。功夫在平时,理念在教育,氛围在塑造,行为在养成。我们深知,靠一次、两次、几次思想政治工作和“四个讲清楚”,远远不能完全解决企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更不能彻底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与时俱进,还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邢矿集团将坚定不移地在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国企改革和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做得更深更实更好,努力推进企业的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