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八面来风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内蒙古达拉特旗五项制度构建农村牧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 【字体:
内蒙古达拉特旗五项制度构建农村牧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作者:内蒙古达拉特旗组织部  栗剑平    文章来源:党建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9

    内蒙古达拉特旗农村牧区共有流动党员634名,占到农牧民党员总数的10.6%,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农村牧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工作。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拉特旗从流动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了五项制度,着力构建农村牧区流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一是“一证双卡”制度。“一证”即《党员证》,用于证明流动党员身份,并掌握其参加组织生活和党费缴纳情况。“双卡”即《流动党员登记卡》、《流动党员联络卡》,登记卡用于掌握流动党员个人、家庭、社会关系及生活、工作等基本情况,联络卡是通过联络人掌握流动党员的联络方式、联络效果及思想、学习和工作动态。
    二是“三式”教育制度。实行学习积分考核,对外出分散的,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对个别居住较远的,采取“寄学上门”方式;对流动党员集中的,要求必须参加到流动党员联络站中,采取确立党员活动日、组建专门师资力量送学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力求取得实效。
    三是“季度”考核制度。对流动党员实行目标化管理,从政治思想、纪律执行、组织观念、发挥作用、办实事等方面对流动党员提出要求,通过支部考核、民主评议等形式,每季考核一次,对优秀流动党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执行制度的按不合格党员严肃批评教育或处理。
    四是“双向”管理制度。要求流动党员服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定期向两地党组织汇报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参与两地党组织的定期考核及实绩考核,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同时,流出地党组织在外出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负责对外出流动党员进行联系、教育。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相应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情况。
    五是“结对”联系制度。实行“一联一、一帮一”责任制,让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中的素质较高的、富裕的与文化层次低的、贫穷的党员结对子,进行全程帮联,形成“相互带动、 和谐融洽”的结对联系机制。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邱县加强党员电教网络建设为新农村服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