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党务范文 >> 讲话发言 >> 正文 | ![]() ![]() |
|
|||||
方李莉谈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 | |||||
作者:方李莉 文章来源:文化部党建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8 | |||||
编者按:3月28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艺术人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李莉参加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座谈会并发言,现将她的发言稿编发如下。 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一讲话对于中国发展的现状十分重要。我认为:“八荣八耻”是在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传统中国人的做人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耻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外在的约束力,利用社会和他人的谴责与惩罚,利用社会和他人的颂扬与称赞,让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得到张扬,让一些违反道德良心及正义的行为为大家不齿。因此,“八荣八耻”对引导全社会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准绳。其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应该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另外“八荣八耻”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品格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八荣八耻”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新的解释,是对和谐社会新的要求。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更是今后实现现代文明的精神标准。 我作为一名学者,一名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进行学习感到很受教育。从我自身所在的学术界来看,学术本是社会的公器,知识分子本是社会的良心,社会的脊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学术界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学术腐败的现象在高校,在学术的研究机构也无孔不入。为了急功近利,为了快出成果,为了早日晋升职称,一些学者不惜剽窃文章,弄虚作假。在高校中,学习风气也有所下降, 一些学生考试舞弊,毕业通过互联网找“枪手”写论文,致使文凭贬值,教授的含金量减弱。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此风不能长。 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社会转型,旧的价值观崩溃,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时期难以避免的现象之一。但究其根本,还是人的价值观、荣辱观日渐模糊、淡薄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不仅影响了中国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长期以往会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断裂,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的平衡发展,包括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荣辱观,推陈出新,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荣辱之一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国家不强大,个人永难强大,就像树苗没有一片广阔的天、没有肥沃的土,永难长成参天大树。爱国就是爱自己,我们能贡献给祖国的越多,我们的生活就越光辉,越广阔。荣辱之二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不管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是孟德斯鸠的“个人利益永远包括在公共利益之中,都告诉了我们,没有他人的利益,没有集体的利益,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荣辱之三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现代的社会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哲学观,应该取代盲目的崇拜,盲目的信从,每个人都应该在科学思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荣辱之四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爱劳动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只有工作和辛勤所得,人才能活得幸福和塌实。荣辱之五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等,这都是中国历史上教人诚实守信的言辞;另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时候都不能为区区小利而丧失自己的人格。荣辱之六是“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人是群体动物,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才能共同生存,才能共存共荣。任何损害他人的行为都会破坏社会的和谐,造成社会的道德水准的下降。荣辱之七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社会的公德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只有大家遵纪守法,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定团结,人们才能安心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繁荣才有可能出现。荣辱之八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生产极其丰富的时代,但一方面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十分富有,在许多偏远的地方,仍然存在着贫困,我们没有理由浪费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地球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高消费的生活,会使我们把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资源都耗尽,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珍惜所有的宝贵的资源和能源。 我不知道自己以上对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我认为,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耻,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耻”即耻辱。荣耻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就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朴实的敬业精神结合在一起。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一个信条,我是一位祖国和人民培养多年的知识分子,是一名承担着国家人文学科研究工作的研究者,同时也是一名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导师)。我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也知道自己言行的重要。我们这些学者、教师、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所留下的每一个人生脚印,都会给后来者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祖国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寻求学术上的真知、真实为重,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 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很快,因此,也就造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要不断的面临新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我从学士、硕士、博士做到博士后,花了很长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业。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我虽然觉得还是自己学习的继续,但已不再是学生,而是研究人员和教师了。由于组织的培养和工作的努力,到这里仅工作了三年时间就被破格评为研究员,两年后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被单位委以重任,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两个项目均为跨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人口学、地理学、艺术学、考古学等专业学科的集体项目,共获国家资金资助300余万元人民币。国家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第一期工程已顺利结题,第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之中。课题目前已完成文字数据近千万字,图片数据一万余张,影象音响数据几十个小时。《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课题已接近尾声,完成论文集、考察报告、考察笔记近四百万字。 近年来为了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经常深入到西部最偏远的地方做田野考察,有的是最闭塞的农村,有的是最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学术资料。我常常是在村庄或寨子里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在去年夏天,由于不小心,脚被骨折,但为了考察的需要,没有来得及等脚上的伤恢复,我便拄着拐杖到贵州棱噶生态博物馆做考察。贵州棱噶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例与国外合作建成的生态博物馆,将把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搬到中国,无论它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都需要我们做深入和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当我了解到广西、内蒙等地区都要人建生态博物馆时,心里很着急,认为我们不能对生态博物馆好的经验视而不见,但也不能不加考虑的一拥而上。因为这一国外的经验是否符合我们的国情,是否是当前最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等都需要认真研究,提出一个准确的报告,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下一步的工作。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的推进中,这样的研究工作也必须及时跟上,所以不顾脚伤,仍然坚持工作。 在承担行政管理工作,努力完成课题研究和教学任务的同时,近年来,本人还撰写了七本专著和五十余篇论文。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的利益及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我的信念。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引起了许多有关部门的重视。多次被国家文物局聘请为课题评审专家,同时也多次参加了文化部法规司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的研究工作,参加了文化部外联局商讨参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公约的工作,还多次参加了文化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及名录的评审工作等。为推动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当然,我做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是在组织的支持和许多同行朋友们的帮助下进行的,和其他有贡献的同志比起来还差很远。但我认为只要我们有正确荣辱观,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我们的工作就会做的更好,我们的社会就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国家也就因此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 |
|||||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
![]() |
电话:010-80358317 80358319 传真:010-80358317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 www.192171.com 党建资讯网 2004—2006 京ICP备05002001号 |